
泌尿道癌之放射治療、全身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海外癌患跨海求生機 台灣的質子、重粒子治療有多厲害 ?
一半左右的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用到放射線治療。近年來,台灣在放射線治療的進展突飛猛進,甚至有全世界唯二的硼中子捕獲放射治療(BNCT)國家隊,許多癌症患者從海外飛來尋求活命機會,連澳洲總理陸克文都為此來信詢問,希望讓一位年輕患者來台灣治療。
台灣現在的放療技術,已經能做到精準追蹤並照射病灶的儀器,還有使用質子、重粒子的創新療法,對於符合治療條件的癌友,摧毀腫瘤的療效更強、副作用更少。哪些癌症患者適用新型放療?有甚麼條件限制?要花多少錢?本集請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醫師,從新型放療原理開始,詳細說明。
這集你將會聽到:
★甚麼是放射線治療?光子、質子、重粒子治療,在放射線治療癌症的領域上,各有甚麼異同?對腫瘤的殺傷力,誰最強大?
★哪些癌症患者適用質子、重粒子治療?有沒有健保給付,費用很貴嗎?
★有醫師認為,原本的光子治療就很強了,為何還要發展質子、重粒子治療?兩派之間,病患要相信誰?
★什麼是從體內以放射線治療的進階療法?會不會殘留輻射?哪些癌友適用?
★BNCT癌症治療的國家代表隊,由哪些人組成?為什麼醫療成果能做到讓國際醫療界嘖嘖稱奇?
主持人: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來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郭于誠醫師
製作團隊:陳巧怡、梁惠明、張尹寧
資訊來源:聽康健

輻射線很危險、癌末才用?錯!破除放射線治療6大迷思
放射線治療是癌症5大療法之一,大約有一半的癌症患者在治療時都會用到放療,在台灣,放療也被俗稱為「電療」。很多人對放療還停留在過去副作用很多的印象,有人擔心照射之後,體內會殘留輻射線;有人說放療會燒傷皮膚;甚至認為醫師建議病人做放療,就代表病情不樂觀。但真的是這樣嗎?
本集邀請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來為大家破解常見的放射線治療迷思。還有,隨著螺旋刀、光子刀、質子治療等尖端放射性治療問世,現在已經能精密對準腫瘤,消滅癌細胞,並且對腫瘤周邊的正常器官組織傷害減到最小。究竟放療可以治癒癌症嗎?它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扮演哪些角色?
這集你將會聽到:
★為什麼放射線治療在臺灣被稱為「電療」?它真的是通電治療嗎?
★聽到X光治療,常會令人聯想到日本福島或車諾比發電廠的核災,放療很危險嗎?
★哪些癌症適合做放療?癌症放療的時機?
★常聽到「電腦刀、螺旋刀、加馬刀、光子刀」各式各樣的放療名稱,究竟有什麼不同?
★放療後會帶殘留的輻射線回家嗎?常見的副作用有哪些?該如何小心?
主持人:康健雜誌總主筆 張曉卉
來賓: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 郭于誠
製作團隊:陳巧怡、梁惠明、張尹寧
資訊來源:天下雜誌
對話 ─ 大郭醫師的癌症診間微光故事
二十多年癌症治療的經驗讓筆者深刻體會到──患者和家屬是醫者最好的老師!
書中透過筆者行醫四階段的故事及醫病間有趣的對話,讀者可以見證醫者的成長與蛻變,同時也能一窺同理的力量,從中開啟善的循環,使醫病關係更圓融、社會更良善。
此外,好醫生除了醫「生」之外,還要能醫「死」!醫生不是神,無法預知病患的未來,但期許醫者可以成為診間室的一盞溫暖的光,陪伴病患與家屬面對未知的恐懼,甚至走完「善終」的道路。
指定 伊甸愛心棧捐款,限量加贈大郭醫師對話一本,請洽 02-2230 6670 # 3208、3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