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無礙 家有愛

書中所介紹的修繕案例包括:整修為無障礙空間,並承租予身障家庭的萬芳國宅友善家園;整建為社會住宅、規劃友善空間,優先提供弱勢朋友居住的臺南大林雙福園區;以及「臺北扶老‧軟硬兼施」方案,如何將長者居住的老舊房舍修繕為安全、無礙的安心家等。不同類型的住宅,呈現各類住家空間的改善案例。

另一方面,在台灣,2樓以上的公寓隨處可見,然而對於長者與身障者來說,上下樓梯的垂直移動確是一大考驗。本書提供四種升降設備的簡介,公寓自建電梯、樓梯升降椅、履帶式爬梯機,以及撐桿式爬梯機,讓讀者對於升降設備的款式,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書中也附錄了「居家環境障礙暨危險因子檢核表」,方便讀者即時檢視,為自家住宅的友善程度做體檢。

名人推薦

​李艷秋 資深媒體人
​林欽榮 臺北市政府副市長
​柯宏勳 社團法人臺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
高木榮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院長
蔡美文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系主任
​潘 冀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羅榮岳 阿瘦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按姓氏筆劃排序)
住宅平面圖比對圖 172+
住宅平面圖比對圖 172+


內容簡介


居住空間,是每個家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臺灣位處地震帶,氣候潮濕,老舊房屋的牆壁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滲(漏)水,讓整間屋子充滿壁癌的夢魘;家裡一道小小的門檻,可能是行動不便者在居住空間裡的一道高牆,阻隔了生活的移動自由。

近年來,臺灣持續邁向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與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12%,身心障礙者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則接近5%;高齡長者與身心障礙者的比例逐年增加,居住安全問題成為一大隱憂!

伊甸基金會在2010年啟動「友善家園」計畫,透過設計圖競圖比賽的方式,將新北市永和青年住宅、臺北市萬芳國宅,以及臺南市的大林雙福園區的部分門戶,改造成長者與身障者也能安心居住的無障礙住宅空間。2013年起,伊甸承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的「臺北扶老‧軟硬兼施」服務方案,增添扶手、修漏補缺,讓長輩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

 

    


本書紀錄了六個住宅的無障礙修繕過程,呈現住宅內隱藏著危險的障礙點:門檻、階梯、房門……,不起眼的設施,卻是長者與身障者的危險因子,當障礙獲得改善,就可保命防跌。


作者簡介


關於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已故的輪椅作家-劉俠女士(筆名杏林子,1942年2月28日-2003年2月8日),因著上帝的呼召及一顆愛身心障礙者的心,捐出多年稿費,和六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於1982年12月1日創辦了屬於身心障礙朋友的伊甸園-「伊甸基金會」。

伊甸秉持「服務弱勢、見證基督、推動雙福、領人歸主」的理念,提供身心障礙朋友各項社會福利服務,並傳達基督救贖的訊息,落實福利與福音並重的使命。

 

​內容目錄



序一 共創安全無虞的友善家園/葉瀛賓

序二 排雷除礙,落實無障礙生活/黃琢嵩

序三 營造一個尊重與接納的友善環境/陳俊良

序四 「超酷大金剛」──羅賴把志工的話/羅賴把

專文 一個室內設計師對無障礙住宅改善之建議與說明/林敏哲
 

PART1 改造實錄 

一、全台首創‧以房養老──南海路郭伯伯之家
二、住宅改造王 有愛‧無礙──萬芳C友善家園
三、老屋翻修‧社區美化──永和青年住宅
四、台灣第一間民間社會住宅──臺南市大林雙福園區
五、修繕補助‧友善扶助──張揚春梅阿嬤的老舊公寓
六、全方位無障礙住宅──賴張亮建築師自宅的設計美學

附錄 居家環境障礙既危險因子檢核表

PART2 升降設備

七、老舊公寓增建電梯──大安區賴先生的五樓公寓
八、彎軌式樓梯升降椅──文山區陳伯伯的透天厝
九、履帶式爬梯機──北投耆福老人服務中心
十、撐桿式爬梯機──中華行動安全照護協會

​內容試閱



第一章 全台首創‧以防養老─南海路郭伯伯之家


生於1932年的郭玉田老先生,13歲時罹患小兒麻痺關節炎,成為重度肢障者,行動須以輪椅代步。母親過世後,他獨居在南海路的老舊大樓二樓,終身未婚,直到2003年,71歲的郭老先生為了自己晚年的規劃,他透過外甥女婿的介紹,主動與伊甸基金會接觸,希望能將他所擁有的南海路二樓捐贈給伊甸,作為交換,他的餘生則委託伊甸照護。

雙方採取「附負擔捐贈」模式,於2004年簽訂契約,郭老先生所有的生活、醫療、看護,以及喪葬等費用皆由伊甸負擔,而郭老先生則預立遺囑,將南海路老公寓的二樓過戶給伊甸。自此七年,伊甸聘請外籍看護照顧他,並定期派社工拜訪郭先生,關心他的生活起居及健康狀況。這是全台首創「以房養老」的案例。


2012年,郭玉田老先生逝世,為提供更多需要的人居住,伊甸決定將郭玉田老先生的住宅修繕成無障礙空間,並進行水電瓦斯管線的整修。

浴室與廚房中間隔有一間臥室,將廚房與此臥室的隔間拆除,犧牲臥室的空間,不但廚房空間大幅增加,也多出空間讓浴室加寬,更讓客廳無死角,使得照護的家屬隨時可注意患者的狀況。

浴室加寬後,修改了馬桶及洗手臺的位置,並拆除地板的高低落差。為了增加使用上的安全,在淋浴間的牆壁加裝洗澡椅,馬桶加裝靠背墊;洗手臺、淋浴間及馬桶等需要撐扶的地方加裝各式扶手;廁所門改成推拉式木門,方便輪椅使用者進出。
 

   


除了室內的修繕外,已設置了各項家具及設備,包括客廳的沙發與電視、生活所需的洗衣機與電鍋、臥室的可調式病床及家屬照護用的陪睡床,也額外準備了因應住戶不時之需的輪椅與便盆椅,讓無障礙空間更加完善。
 

    


此外,這棟大樓雖設有電梯,但一樓平面至電梯間仍有三階階梯,對行動不便者而言仍是個障礙,因此在階梯處鋪上斜坡板,讓輪椅得以順利經過。

在2014年,伊甸正式決議將南海路的住宅作為「愛心棧」的用途,對象為治療階段中的癌症患者,特別是放射性治療,雖然每次治療的時間不長,約20分鐘,但是治療天數需將近一個月;為了尋求更好的醫療環境,臺北以外縣市的患者大多會選擇到台北的醫院就醫,如此便產生長途跋涉的交通與食宿問題。

「伊甸愛心棧」的功能便是讓偏遠地區的重大疾病患者到臺北就醫時,能有個暫時棲身的免費居所,減少家鄉與臺北兩地來回通車的負擔;經過無障礙設計的修繕,減少室內環境造成病友及其親屬居住的障礙,讓居住者更加安心。為紀念郭玉田老先生,伊甸將此愛心棧命名為「南海路郭伯伯之家」,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服務了許多重症病患的家庭。

 

個案使用心得


目前入住「南海路郭伯伯之家」的曾伯伯,88歲,2015年初在一次醫院的例行性切片檢查,發現自己罹患攝護腺癌第二期。家住臺中的曾伯伯為了不讓家人擔憂,刻意對家人隱藏自己患病的情況,選擇由乾女兒陪同,從臺中搭火車北上就醫,還得數度轉乘捷運與公車,舟車勞頓,長久下來開銷的負擔也很龐大,令曾伯伯十分困擾。

後來曾伯伯經由醫院社工得知伊甸基金會「南海路郭伯伯之家」提供遠地就醫病友暫時居住的服務,決定申請入住。審核通過後,這段治療的期間,便經常以「南海路郭伯伯之家」作為暫時居所。


「南海路郭伯伯之家」解決的曾伯伯相當煩惱的交通問題,從南海路只需搭乘或公車就能抵達醫院,免去了頻繁來回臺中、台北的長途奔波之苦;在醫院治療之餘,曾伯伯暫時有了個生活空間能夠安心地休息、養病,也有洗衣機等生活設施可以清洗更換衣物;更重要的是,乾女兒能夠就近照顧曾伯伯的生活起居,替他準備三餐,隨時注意他的健康狀況。

對此,曾伯伯覺得受惠良多,「伊甸愛心棧」的服務能夠幫助許多病患家庭,他覺得非常值得推廣,也相當感謝伊甸基金會與郭玉田老先生。
 

以上內容節錄自《居無礙‧家有愛-友善住宅改造實錄》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編著

購買方式:

一、線上購物:
伊甸公益 Mall 購買連結(請按此) 

二:匯款郵寄:
填寫書籍訂購單,並洽詢 (02)2230-6670分機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