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小小的階梯 就能將我徹底打敗
罕病天使楊玉欣的一句話,徹底點出身障朋友對無障礙環境的強烈渴求!住家裡的任何門檻,讓坐輪椅的身障朋友難以跨越,甚至成為心中永難跨越無形的高牆。
2010年起,伊甸正式啟動「友善家園」計劃,推展無障礙住宅相關服務。2011年為了替身障朋友打造能夠真正輕鬆居住的家園,伊甸基金會、永慶慈善基金會與HouseFun修繕團隊共同聯手,耗資百萬、費時近半年,將已經有30年歷史的台北市萬芳社區一戶國宅,變身成為明亮且符合國際潮流的「通用住宅」,不但符合身障朋友居住的無障礙需求,同時能夠讓老人、小孩、孕婦…不同年齡層、所有人都住得舒適。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攜手扶老 愈困難愈有力
社福團體在實際服務中,發現獨居長輩或身心障礙朋友有居住安全的疑慮,立即增加援助的項目,並透過跨界合作,提升大眾對於議題的關注,號召更多人將慈善扶助做得更完善。
目前臺灣有多個社福團體,重視長輩與弱勢家庭的居家安全問題,其中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自二○○九年開始,幫助臺北、新北、臺中、臺南等地都市弱勢族群進行居家修繕,已服務八百零三戶;並在二○一七年成立「安居修繕團」,提供一條龍式、貼心及專業的服務。
伊甸基金會主要服務偏鄉社區的「象圈工程中心」,今年更加強力度,透過與在地社區協力,詳細了解當地的需求,做出相應的服務。後續也將持續推廣居家安全的重要性,讓無論是身心障礙朋友或獨居長輩,都能生活在以安全為基本,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居家修繕 老人安居
安心住,住得好,幸福健康活到老
家裡的環境空間有障礙,不論是照顧者或是被照顧者都得忍受不便,不僅費力照顧外,對家人安全更是一威脅。導入無障礙空間設計才能讓家變友善,守護健康也守住愛。
家是最危險的地方!特別是客廳、臥室和浴廁是老人最易跌倒之處,面對高齡化社會來臨,中老、老老照顧愈來愈盛行,如何在家住得安心,友善環境設計刻不容緩。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老人事故傷害的第二死因是跌倒,而且最常發生地點就在自家,傷者有可能從此不良於行,嚴重者則須要進入長期照護體系。
改善居家環境成為無障礙,老人在家活動時,才不會有潛藏的危機,對健
康和照顧者構成威脅。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無障礙環境」議題逐漸被關注
無論是為了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或是新政策提倡的社會住宅概念,都在說明現在無障礙住宅環境的重要性,本研究以伊甸臺南「大林雙福園區」的案例為研究對象,探討民間非營利組織如何開始推動無障礙環境修繕的發展,以及面臨無障礙住宅需求不足的現象如何開始做修繕。
本文透過深度調查的方式說明民間非營利組織在推廣整個案例改造過程的相關實際情況,最後研究成果以無障礙修繕的硬體方面做主要說明,本案例是以既有國宅改造為「混居」的社會住宅概念,提供弱勢族群在一般住宅、老人住宅及無障礙住宅的三種需求居住模式,因此本文中重新歸納並整理上述案例在三種不同需求住宅之空間配置、修繕設備及總工程費用等差異,透過探討伊甸臺南「大林雙福園區」的案例後,總結出未來類似案例在無障礙修繕以及基本的住宅修繕設計內容與設計規劃時,須考量面臨使用者需求、施工問題以及修繕費用等,作為將來既有國宅改善之先例。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銀髮族無礙居家之創新修繕服務模式
台灣面臨人老房子老之雙老問題,目前都市更新速度無法因應人口老化後之
居住需求,故各縣市政府積極推動老人居家修繕服務。
本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委託伊甸基金會辦理「臺北扶老·軟硬兼施」服務方案為研究對象與範圍,除探討該服務方案之執行成效外,亦檢視國內外住宅無障礙修繕服務差異,以及住宅居家修繕方案之改善措施,與推廣執行之課題及創新策略。
藉由個案研究及焦點團體法,分析了創新扶老一站式服務模式提升高齡者修繕意願之程度,以及職能治療師介入修繕項目序位諮詢之角色扮演。
亦透過伊甸基金會的無障礙住宅修繕管理系統的導入,橫向整合了個案情報之即時狀態,以利於扶老秘書、職能治療師與修繕廠商三方在作業上的及時服務,同時也強化了高齡者無礙居家修繕之用後服務顧客關係管理。
本研究成果有助於提供營建修繕產業、社會福利團體、政府社福主管機關或ㄧ般民眾,在高齡者無礙居家的市場需求評估、服務(商品)模式規劃、產業轉型調整或政策擬定上作為參考基礎。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以房養老公益安養研究 – 附負擔捐贈為例
部分高齡屋主將房屋向銀行辦理“逆向抵押貸款”,以取得安養經費,這是以房養老的商業模型,但是銀行除了財務給付外,無法提供高齡屋主生活照顧需求。
有一種公益模型“附負擔捐贈”有別於“逆向抵押貸款”,由經濟弱勢高齡屋主, 將房屋附有條件捐贈給非營利組織,換取終身居住與照顧,過世後將房產轉換成公益使用。
兩種模型操作方式不同,但都能將房屋淨值轉換成安養資源.。藉由探討“附負擔捐贈”實證案例,發現它可彌補商業型態“逆向抵押貸款”部分缺陷,具有一定社會福利的價值,可供有需要的民眾或其他非營利組織參考。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

以房養老跨業模型研究-物業管理與社會福利機構為例
台灣自 1993 年進入高齡化國家之列,迄今以有部分縣市業已達到高齡標準,而未來 30 年的社會型態,勢必隨著人口結構調變。
因此,本研究針對高齡者安養
模式採取「以房養老」的策略進行探索。首先,文獻回顧高齡者居住環境、高
齡者生理弱化現象等,以探討高齡者安養環境的品質定向,與在宅老化的最大
障礙、另外縱觀「以房養老」的不同型態與特徵。
其次,探討「物業管理」與
「社會福利」等兩者機構的核心價值,並試圖提出「運籌管理」分析兩者服務
項目。本研究發現,「物業管理」與「社會福利」等兩機構,的確有部分服務
項目具有同質性,應可創建另一個銀髮服務區塊。
最後提出建議:
一、本案提出相似性的服務項目,不宜均視為合理與通行。二、兩機構有許多核心價值矛盾,須有共同目標與價值,成立一個跨業平台。三、兩者可先以個案方式進行跨業合作。
Please wait while flipbook is loading. For more related info, FAQs and issues please refer to DearFlip WordPress Flipbook Plugin Help documentation.